top of page

癌症治療期間正確的營養支持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 王宏翔營養師


正確的營養支持對於癌症病患的存活率是相當重要的,大部分癌症病患會因為所選擇的治療方式(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而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除了食慾不振、味覺嗅覺改變、白血球減少外,也會因吞嚥困難、無法順利飲食導致體重下降,甚至造成體力不足而導致容易中斷治療而使病情更加嚴重。

根據以下治療產生的副作用,給予的營養建議:

(一) 食慾不振-採少量多餐方式(每1-2小時可吃少量正餐或點心),隨時進食;高營養濃度的食物或喜愛的食物應優先進食;在身體較舒適時多攝食,如:接受化療之前或兩次治療之間;可於正餐時間吃固體食物,於餐間再補充液體食物,可避免過度飽脹感;餐前可稍作散步等運動以促進腸胃蠕動。

(二) 味覺或嗅覺改變-我們可在食材中添加蔥、蒜、九層塔等辛香料增加食物風味;食材烹調前可用酸味、甜味較強的調味料醃製後烹煮,如:檸檬汁、番茄醬、醋、糖等。

(三) 口乾-以食物促進唾液分泌(檸檬水、八仙果、口香糖);改變食物質地及製備方式(可選擇軟質或細碎的食物以利吞嚥、將食物拌入湯汁或以勾芡方式烹調食物)。

(四) 白血球減少-製備食物前後或進餐前須以肥皂及溫水洗淨雙手;分開碊板切菜、肉,使用後須徹底清潔與消毒;保存食物須注意,熟食應維持溫度於60度C以上,冷食於4度C以下;解凍食物需在冰箱或微波爐中進行並立刻烹煮,勿在室溫中放置過久;只吃煮熟之食物避免生食或烹煮不完全食物,水果需先削皮後食用;飲用煮沸過的水,避免生水及瓶裝水。

(五) 噁心-請醫師給予止吐劑,以改善噁心問題;避免易引起噁心的食物(如:太甜、油膩、油炸等);可選擇較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蘇打餅、海綿蛋糕、麥片、烤或煮的去皮雞肉、軟質蔬果等;若有晨嘔問題時,可於起床前先吃些乾吐司或蘇打餅乾;吃較接近室溫或較冰冷的食物因熱食易引起噁心感;盡量少量多餐(每日6-8餐)並放慢進食速度,用餐前宜漱口;可嘗試吃些生薑或口含薄荷糖、檸檬糖等,可改善噁心感及口腔異味;衣著宜寬鬆舒適。

(六) 吞嚥困難-可將食物煮軟或以醬汁加入乾的食物中,也可以果汁機攪打成全流質後進食;使用可增加食物黏稠性製備餐食(如:太白粉、麵粉、玉米粉、樹薯粉、商業增稠劑、蔬菜泥、嬰兒米粉等);口腔若有發炎或傷口時應吃較冷的食物並避免粗糙、生硬、醃漬、太酸或太黏的食物。

對於吞嚥困難的病患,可依語言治療師的建議階段性選擇飲食總類,藉由改變食物質地來增加病患食物攝取量,以支持所需之營養。食物製備原則如下:

1.軟質飲食:選擇精製、質地較軟以及纖維含量少的食物,但仍應避免液體食物;可選擇稀飯(稠)、麵條、蛋糕、麵包、嫩的魚肉類、蒸蛋、豆腐……等。

2.剁碎飲食:食物之準備須符合易凝聚成小食團的原則,但允許食物內含有顆粒較小之食物屑,  並依吞嚥能力適度調整濃稠度;可選擇小麵包或饅頭屑至於濃汁(如糖漿、蜂蜜、豆漿、牛奶)內泡軟、地瓜泥、絞肉……等。

3.細泥或細糊飲食:食物可製備成泥狀或糊狀,不含任何顆粒,置於湯匙上可形成小食團,不易散開為原則。可適量使用增稠劑;可選擇麥糊、米糊、麵茶糊、芋泥、肉泥、香蕉泥……等。

透過以上營養建議的方式,幫助病人能夠順利進食並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提升疾病治癒率及存活率,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必須要飲食均衡,維持良好營養及適度活動才能增加抵抗力,癌症病人比一般人需要更多蛋白質,因為手術、化放療後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修補身體組織和避免感染,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魚肉、瘦肉、家禽、蛋類、奶類、豆腐等食物,雖然癌症治療會造成不同的副作用,但隨時依症狀需求調整飲食或營養供應方式以免造成營養不良,若因攝食不足而造成體重減輕時,則可考慮採用管灌或靜脈營養補充,最後不可聽信偏方造成飲食不當,導致營養狀況不良反而得不償失,尋求正當的治療管道及遵循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並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是治療疾病最快的捷徑。


~以上建議若需設計更完整的飲食內容或疾病建議,建議諮詢專業營養師~

5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logo-1.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