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泌尿科 呂謹亨醫師
在門診,我們常會聽到病友有如此之質疑,「醫生,我全身腰酸背痛,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的定義,是一種全身性骨量減少,使骨骼微細結構產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的脆弱,骨折的危險性增加。
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可怕的併發症,常發生於橈骨遠端、脊椎、及髖部。一旦發生骨折,對日常生活就有極大的影響,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故不可不慎。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一生會發生一次脊椎骨折、髖部或腕部的骨折。而依據健保局的紀錄,髖部骨折的死亡率高達每年15%。而老年男性,尤其是攝護腺癌的病人,由於長期接受男性賀爾蒙抑制治療,亦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骨質疏鬆症並無特異之的臨床症狀,有些人會有腰酸背痛,但不是每個病人都有這樣的症狀,靜悄悄地破壞身體的骨架,直到身體型態改變,甚至骨折發生意外,才被發現。隨著人口的高齡化,骨質疏鬆的情形也會愈來愈普遍,因此如何藉檢查早日發現益發重要。
不過,目前市面上充斥各式各樣的儀器檢查,民眾應該如何選擇接受哪一種檢查? 各種檢查是否都可告知正確的答案呢?無論國內外,目前公認的骨質密度測定標準只有一種,那就是利用雙光子式吸收儀(DXA)檢查身體中央部位的骨頭,就是最易發生骨鬆性骨折的腰椎或臀部的骨質密度。
但是,許多民眾常見的小型機器,多是測量周邊部位的骨質密度,如手腕及腳跟骨。目前周邊骨質密度的檢測,如超音波檢查,種類太多,包括手指、腳趾、膝蓋骨、下腿骨、跟骨等等,其中部份的檢查,檢測結果讀數和骨折風險之間的關係,還不清楚。而且同一個人,不同次檢查之間的結果差異也太大。這類型的檢查,適合初步篩檢使用,但如果想要得到更正確的結果,還是需要至醫院,接受雙光子式吸收儀(DXA)檢查。骨質密度檢查除了可預測骨折的機率外,也可做治療的追蹤。骨質密度愈低,骨折的機會愈高。
通常,醫生會將您的BMD(骨質密度)檢查結果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的最佳或顛峰骨質密度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一個比較值。這個比較值稱為T評分(T-Score)。T評分為0,表示您的骨質密度等於健康年輕人的平均值。您的骨質密度與三十歲健康成年人的平均骨質密度之間的差異可以用標準差﹙英文縮寫為SD﹚為單位表示。如果T評分低於0,則用負數表示。這個負數的值﹙以標準差為單位﹚越大,表示您的骨質密度越低,那麼您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也越高。
骨密度檢查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幫助您的醫生確定哪一種預防或治療方案對您比較適合。如果您的骨量減少,但嚴重程度尚未達到可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程度,則又可以稱為「骨質缺乏」。雖然不是每一個有骨量減少的人都會患骨質疏鬆症;但是每一個有骨量減少的人都有較高的風險,可能患骨質疏鬆症,並因此有較高的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之高危險群包括:停經婦女、65歲以上、有家族病史、菸酒攝取過量、缺乏運動,及鈣質攝取不足。每日鈣的建議攝取量,青少年為1200毫克、成年婦女為1000毫克、停經後婦女為1500毫克。
我們可以將骨頭當成一個銀行的帳戶,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從兩方面來著手:預存骨本(增加存款)︰年輕時要多吃含鈣的食物,在骨鈣堆積完成之前要存到一個較高的骨量;減少骨鈣流失(減少開銷)︰骨鈣堆積完成後,就開始要避免流失,年老時才不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運動可增加鈣質吸收,包括荷重運動,阻抗運動,姿態運動,柔軟度運動(伸展運動),平衡訓練運動等。荷重運動為當腿部和足部支撐身體時,骨骼和肌肉須對抗重力,此類運動包括步行、慢跑、太極拳、登梯、舞蹈和網球等。停經前的婦女和年輕人以重量訓練,荷重有氧運動,高衝撞的訓練,及阻抗力訓練等較為合適;停經後婦女和年老者則採用規律運動,可從事一般有氧訓練、阻抗力訓練,及平衡訓練等比較合適,如慢跑、太極拳、運動場上運動和球拍類運動、游泳等。
目前臨床上常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有:
(一)雙磷酸鹽類:雙磷酸鹽類能與hydroxyapatite結合,抑制噬骨細胞再吸收,不論是否有骨質疏鬆症,均可明顯增加骨質密度。雙磷酸鹽類如Alendronate( Fosamax )必須空腹服用,不可咀嚼咬碎,服藥後要維持站姿,至少三十分鐘不能躺下。
(二)抑鈣素(Calcitonin):抑鈣素是由32個胺基酸組成之直鏈生,能抑制蝕骨細胞骨骼再吸收。在腎臟抑鈣素能減少鈣與磷被再吸收。目前的用藥是「密鈣息」鼻腔噴霧劑。
(三)選擇性雌性激素調節器( SERMs): Evista (Raloxifene,穩鈣)它不會增加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也不能增加骨質密度,但能減少脊椎骨折。
(四)賀爾蒙補充療法(HRT ):賀爾蒙補充療法的用藥有 Trisequens 、 Activelle 等,不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骨折,並可以改善更年期婦女陰道乾燥、顏面潮紅、盜汗等更年期不適合症狀。但患有子宮內膜癌、乳癌、中風、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有問題的婦女不適合使用荷爾蒙療法。
(五) 維他命D: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無法活化維他命D,可以服用Calcitriol( 1,25-(OH)2 vitD ,活性的維他命D )。
(六)鈣質:更年期前的女性每天應該補充1000mg的鈣質,更年期後每天應該補充1500mg的鈣質。
老年人要預防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骨折,除了用藥以外,也應該注意居住環境的設施安全,例如房間、樓梯間、浴室、廚房、廁所等處可以舖放防滑墊、裝設扶手、地板保持乾燥。
在日常飲食上,骨質疏鬆的病人建議如下:
乳品及其製品以牛奶為例,100毫升就有100毫克的鈣,若依台灣每日指南建議每日攝取2-3杯(1杯=240毫升)就可攝取500-600毫克的鈣。
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富含鈣質但吸收率較不佳,不太能算是鈣的優良來源,但若達到台灣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取3-5碟蔬菜,因攝取量大,所以鈣含量仍有300-500毫克。
堅果種子黑芝麻、杏仁片、開心果等,以黑芝麻為例,100克的黑芝麻含有鈣1456毫克,但100克的黑芝麻約8-9湯匙,熱量約500-600大卡。(1湯匙=12克=67.5大卡)。若以堅果種子類補充鈣質容易有熱量攝過多問題。建議適量攝取即可,每日建議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
豆魚肉蛋類被忽略的豆類及其製品其實是富含鈣質如,黃豆及其製品如,傳統豆腐、小方豆干、加鈣豆漿等。豆類及其製品相較於一般肉類不僅不含膽固醇更富含纖維。所以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可以黃豆及其製品取代一般肉類。要多選可連小骨頭一起吃下的食物,如:小魚乾、豬軟骨、魚罐頭等。適當加一點醋煮排骨湯,因為排骨或大骨含鈣最多,在熬煮排骨或大骨湯時加一點醋,可幫助鈣質溶入湯中,以利吸收。
全穀根莖類、水果類雖然這兩類含鈣量不高,但水果富含維生素C可以幫助鈣質吸收。全穀類與白米飯相比仍富含多種營養素,若能將精製白米換成全榖根莖類,就能多攝取鈣質及額外的維生素(如B群)與膳食纖維。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及肌肉正常代謝。但飲食中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不多,建議還是以增加日曬時數並搭配飲食。日曬時每日建議15-20分鐘,避免於身上塗抹防曬乳及烈日中曝曬(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食物來源:香菇(經日曬)、牛奶、蛋、魚肝油等。
那有沒有甚麼食材選擇需要注意,避免補鈣不成反流失?
1. 草酸及植酸植物常含植酸和草酸,這些物質會與鈣於腸道中結合形成鈣鹽,不利於身體吸收利用,進而排出體外。另外,高纖維食物也易與鈣質結合為複合物。雖然高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因此食用高纖食物時應多增加鈣質攝取或避免同時攝取。高草酸食物:菠菜、甜菜、蘆筍、花生、巧克力等。
2. 磷、蛋白質適量的磷及蛋白質攝取都有助於鈣質的吸收代謝及幫助骨骼強化,但過量的磷及蛋白質則會造成鈣質吸收不良並增加體內鈣質流失。高磷食物常見於:加工食品、碳酸飲料及一般肉類。建議食物以天然少加工,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白質。
3. 咖啡、濃茶、菸、酒及高鹽食物現在人知道要補充鈣質卻忽略自己的生活型態及習慣,常喝咖啡/茶提神,或喝酒抽菸及大魚大肉等交際應酬,其實這些都容易造成鈣質流失。
4.太甜的食物要避免
骨質疏鬆的治療是一輩子的事,希望每個人都能守好骨本,人人都有一身「績優骨」!
Bình luận